目录

  • 1 绪论
    • 1.1 导言
    • 1.2 走进心理学
    • 1.3 什么是心理学
    • 1.4 心理学讨论什么
    • 1.5 古典心理学
    • 1.6 古典到现代
    • 1.7 现代心理学
  • 2 90后与心理学
    • 2.1 新生面临的心理适应期
    • 2.2 90后同学的心理特征
    • 2.3 90后与父母和老师的比较
    • 2.4 大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
    • 2.5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任务
    • 2.6 如何有效的学习和生活
  • 3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
    • 3.1 心理健康的定义
    • 3.2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 3.3 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 3.4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 3.5 大学生环境的变化
    • 3.6 案例分析
    • 3.7 压力的定义
    • 3.8 身体与压力的关系
    • 3.9 积极面对压力
    • 3.10 应对压力小技巧
  • 4 大学生学习心理及问题应对
    • 4.1 认识我们的大脑
    • 4.2 记忆的概念
    • 4.3 记忆的基本过程
    • 4.4 遗忘
    • 4.5 如何提高记忆力
    • 4.6 关于学习的心理学理论
    • 4.7 影响学习的非认知因素
    • 4.8 培养创造力
    • 4.9 大学阶段的学习
  • 5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 5.1 人际交往的概念
    • 5.2 人际交往的意义和价值
    • 5.3 人际交往的工具及条件
    • 5.4 人际交往的形式及过程分析
    • 5.5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 5.6 人际交往中的印象管理
    • 5.7 人际交往的技巧
  • 6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与性心理
    • 6.1 体味爱情
    • 6.2 爱情三角形
    • 6.3 恋爱心理的常见类型
    • 6.4 用沟通化解恋爱中的问题
    • 6.5 倾听与表达
    • 6.6 在恋爱与分手中成长
    • 6.7 性别角色及角色认同
    • 6.8 健康的性心理
    • 6.9 性心理困扰及其应对
    • 6.10 性行为不当的影响及应对
  • 7 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 7.1 情绪的定义
    • 7.2 情绪的组成要素
    • 7.3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 7.4 心境、激情与应激
    • 7.5 情绪的功能
    • 7.6 情绪的基本理论
    • 7.7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问题及特点
    • 7.8 理性情绪疗法
    • 7.9 不合理信念及情绪疗法
    • 7.10 应对负面情绪 培养积极情绪
  • 8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
    • 8.1 何为自我意识
    • 8.2 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 8.3 自我认同感的获得
    • 8.4 人格的心理学含义及其本质
    • 8.5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 8.6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 8.7 气质、性格和自我探索
  • 9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与应对
    • 9.1 变态人格
    • 9.2 心理学的识别方法
    • 9.3 变态心理学理论
    • 9.4 变态人格的分类与识别
    • 9.5 大学校园常见的心理疾病
    • 9.6 大学的危机干预与识别
    • 9.7 校园自杀危机的干预
    • 9.8 自杀预兆的识别与应对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 1
  • 2 章节测验


关于评估和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学者们各有建树,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

只要能把握住评估维度的要领,我们就能求同存异。

下面,介绍几种观点:


心理正常;具备正常的心理功能,是标明和讨论“有精神障碍”或“没有精神障碍”。对于是否有精神障碍,心理咨询和精神病学都很关心,但动机和目的却不同,前者是为甄别出没有精神病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都属于正常心理范围。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属于心理不健康。从静态的角度看,健康心理是一种心理状态,从动态角度看“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 心理活动强度

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在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这表明,不同的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不同。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反应强烈,容易留下后患,可以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

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强烈,不会致病。这种抵抗力,或者说心理活动强度,主要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验、性格特征、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都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

● 心理活动耐受力

我们把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也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其为心理活动耐受力。这种慢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处于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之后,便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比较严重的躯体疾病。但是,也有人虽然被这些不良刺激所困扰,平常也能体验到某种程度的痛苦,可是,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有的人甚至把不断克服这种精神苦恼当作强者的象征,当作一种挑战,视其为检验自身存在价值的重要指标。还有的人,恰恰是在别人无法忍受的逆境中做出光辉的成绩。这就是郭教授所说的心理活动耐受力。

● 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上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

例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种自然的起伏。不仅是注意状态,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

一般说来,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作为指标,去探查这种节律的变化。

有的同学白天学习效率不高,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同学则相反。如果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于紊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都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 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高低为客观指标。

假如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项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当事人就要警惕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了。因为注意水平的降低,会影响到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造成的其他后果,比如记忆力下降等,也就越严重。

● 暗示性

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个心理健康标准。

郭教授认为,一个人越容易受到无关因素的影响,受暗示性就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例如:一个人的心情随天气而变化:晴朗, 他笑;下雨,他抑郁;刮风,他烦躁…… 

容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波动或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当情绪和思维容易随环境变化时,容易受到别人的干扰时,就会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受暗示性这种特点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但是,其水平和程度有较大差异。一般情况下,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暗示。


----------------------------------------- 点击查看更多-----------------------------------

● 康复能力

    徐浩渊教授写过一本书《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在我们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些精神创伤,有的是创伤性事件,有的是创伤性体验,差别仅在于数量不同,程度不同,对我们自身的影响不同,甚至,有的是消极影响,而有的是积极影响。人在经历精神创伤之后,一般情绪都会有所波动,有时是非常剧烈的震荡,行为也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发生改变,有时还会伴随出现躯体症状。因为情绪是有生物基础的,以我们的身体为载体。然而,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尽相同,各自的人生经验也不同,从某一次精神创伤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被称之为心理康复能力。

     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比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对后续的生活也不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以从中获得心灵成长,而转化为积极影响。每当再次提起这次创伤的时候,他们也会比较平静。

● 心理自控力

     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

    所谓不随意的情绪、情感和思维,只是相对的。它们都有随意性,只是水平不高,以至于难以察觉罢了。对情绪、思维和行为的自控程度,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当一个人身心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表达恰如其分,自然流畅,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会口无遮拦。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想评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观察他的自控能力。因此,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能够成为一个心理健康指标。

【举例】:以花钱为例

    是把钱今天花掉,还是留到明天?如果今天买了裙子或太阳镜,周末就没有钱到餐馆吃饭。遇到这类问题时,你如何抉择?是通过计算吗?如果不是,有哪些因素影响你的决定?

第一类是经济学的回答:认为人类是一种理性的、有逻辑的动物,他们会仔细考虑现在与未来,会平衡现在和未来的需求以达到金钱的最大效用。

    第二类是心理学的回答:认为人类并非完全理性的动物,相反人在很多时候会受到情绪的影响,他们并不是通过精心、理性的计算来决定是立即消费还是储蓄,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自我控制和情绪相互作用而影响的。

人们在现在与未来之间的抉择,犹如冲动的情绪化和有远见的计划之间的一场战争。好像一个声音在说:“花吧,今天花个痛快!”另一个声音在说:“不行,还要存钱买房子。”

这类研究关于自控力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比如:增加认知负担会降低自控力。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注意力、思维力被占用时,控制能力就会下降。这一点经常被商店使用:人在分心的时候更容易花钱。所以,大多数商店里都布满了闪亮耀眼、精巧可爱的小玩意,鲜艳的色彩、持续的音乐和一些看上去难以置信的促销广告……

因而,如果你想在花钱方面提高自控力,可以有意识地设立购物冷静期。

看中一样东西,不要立即购买,尤其是那些贵重的东西,等一两天再作决定。好处:

第一,你当时觉得非常好的东西过一两天再看,可能会发现它并不是那么有吸引力;

第二,前面说过,各种情绪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决策,冷静一下,会最大限度地排除情绪对决策的负面影响。

● 自信心

当我们面对一项工作或某个生活事件时,首先是评估自己的应对能力。

有些人进行这种自我评估时,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估计过高,一种是估计过低。前者是盲目自信,后者是盲目自卑。这种自信心的偏差所导致的后果都是不好的。前者,由于过高的自我评估,现实感会比较弱,在实际操作中容易掉以轻心,一旦失败,就会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后者,由于过低地评价了自己的能力而畏首畏尾,因害怕失败而焦虑不安。为此,一个人是否能恰当地评价自我,拥有恰如其分的自信心,便成为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和练习而逐步提高。

● 社会交往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生活在社会之外的人,同人不发生关系的人,不是动物就是神。

    人类的精神活动能够得以产生和维持,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柱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每个人都有交往的心理需要。假如一个人的社会交往被剥夺,必然会出现异常心理。所以,一个人能否正常地与人交往,可以标志着他的心理健康水平。所谓“社会交往剥夺”,也叫“关系剥夺”,就是与社会隔离。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曾经做过实验:

    他以每小时15美元的酬金先后聘请5位志愿者,进入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小屋。屋里除了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外,没有任何社会信息进入,然后观察人与世隔绝时候的反应。

结果,其中1个人在屋里只待了两个小时就出来了;3个人待了两天;最长的一个人待了8天。这位待了8天的志愿者出来后说:“如果让我在里面再待1分钟,我就要疯了。”

还有心理学家做了类似的“交往剥夺实验”,结果发现,被试在百米深的洞穴里,单独生活了156天之后,精神面临崩溃状态,神情呆滞、冷漠无情、举止失常。

这些实验证明,没有谁是真心愿意与其他人隔绝的。

     因而,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周围人断绝来往,或者突然变得十分冷漠时,就构成了精神病的一种症状:接触不良。如果一个人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与任何素不相识的人都可以“一见如故”,则可能是一种躁狂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容易见到的情形是:某个人心情抑郁,或者比较自卑,或者自我防御性比较高,社会交往就会比较少,或者不够顺畅。借此,为同学们提供两个信息:

第一个信息是:据权威的1995年英文版《工商管理硕士就业指南》所记载,经过对全球近千家企业的调查分析,在10项MBA才能指标中,最为重要的3种能力是:

◆ 分析判断能力                 ◆ 商业经营思想                ◆ 良好的沟通能力

第二个信息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对1万份人事档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智慧、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的25%,其余7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沟通。

● 环境适应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为了生存和延续,为了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必须适应环境。因为我们从生到死,始终无法脱离自己的生存环境。而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变动很大,于是,我们需要采取或主动、或被动的措施,让自己和周围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这个过程就叫适应。

主动适应:是积极地改变环境            

消极适应:是躲避环境的冲击

    比如:对于大一新生来说,特别是第一学期,最重要的就是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适应!需要说明的是,消极适应未必不好。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周围环境的变化十分剧烈、十分突然,我们作为个体,在一段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是无能为力的,能够做的就是勇敢地去面对,去承受。这时候的“消极适应”只是一种形式,其内在意义具有积极的一面,至少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我们能否快速采取有效方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着我们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



● 智力正常                           ● 情绪协调,心境良好                   ● 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

● 人际关系和谐                   ● 能动地适应环境                           ● 保持人格完整

● 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提问】:智力异常的人,心理一定不健康吗?

【解读提问】:

按照一般常识,我们采纳任何一种要素,作为评价另一事物的评估维度,必须满足一个充分、并且必要的条件:被采纳的因素与被评估的事物之间,必须存在密切相关——正相关/负相关。

可是,大量的临床案例证实,在智商正常范围内,一个人的IQ高或低,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著相关。许多神经症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智力水平并不低,甚至偏高。也就是说,智商高并不意味着心理健康,智商偏低也不一定意味着心理不健康。想想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

想想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纳什,《美丽心灵》既然在智力的正常范围内,智商与心理健康没有明显的相关,那么,把智力正常作为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似乎就不合理了。

                     《阿甘正传》                       《美丽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