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导言
    • 1.2 走进心理学
    • 1.3 什么是心理学
    • 1.4 心理学讨论什么
    • 1.5 古典心理学
    • 1.6 古典到现代
    • 1.7 现代心理学
  • 2 90后与心理学
    • 2.1 新生面临的心理适应期
    • 2.2 90后同学的心理特征
    • 2.3 90后与父母和老师的比较
    • 2.4 大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
    • 2.5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任务
    • 2.6 如何有效的学习和生活
  • 3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
    • 3.1 心理健康的定义
    • 3.2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 3.3 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 3.4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 3.5 大学生环境的变化
    • 3.6 案例分析
    • 3.7 压力的定义
    • 3.8 身体与压力的关系
    • 3.9 积极面对压力
    • 3.10 应对压力小技巧
  • 4 大学生学习心理及问题应对
    • 4.1 认识我们的大脑
    • 4.2 记忆的概念
    • 4.3 记忆的基本过程
    • 4.4 遗忘
    • 4.5 如何提高记忆力
    • 4.6 关于学习的心理学理论
    • 4.7 影响学习的非认知因素
    • 4.8 培养创造力
    • 4.9 大学阶段的学习
  • 5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 5.1 人际交往的概念
    • 5.2 人际交往的意义和价值
    • 5.3 人际交往的工具及条件
    • 5.4 人际交往的形式及过程分析
    • 5.5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 5.6 人际交往中的印象管理
    • 5.7 人际交往的技巧
  • 6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与性心理
    • 6.1 体味爱情
    • 6.2 爱情三角形
    • 6.3 恋爱心理的常见类型
    • 6.4 用沟通化解恋爱中的问题
    • 6.5 倾听与表达
    • 6.6 在恋爱与分手中成长
    • 6.7 性别角色及角色认同
    • 6.8 健康的性心理
    • 6.9 性心理困扰及其应对
    • 6.10 性行为不当的影响及应对
  • 7 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 7.1 情绪的定义
    • 7.2 情绪的组成要素
    • 7.3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 7.4 心境、激情与应激
    • 7.5 情绪的功能
    • 7.6 情绪的基本理论
    • 7.7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问题及特点
    • 7.8 理性情绪疗法
    • 7.9 不合理信念及情绪疗法
    • 7.10 应对负面情绪 培养积极情绪
  • 8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
    • 8.1 何为自我意识
    • 8.2 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 8.3 自我认同感的获得
    • 8.4 人格的心理学含义及其本质
    • 8.5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 8.6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 8.7 气质、性格和自我探索
  • 9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与应对
    • 9.1 变态人格
    • 9.2 心理学的识别方法
    • 9.3 变态心理学理论
    • 9.4 变态人格的分类与识别
    • 9.5 大学校园常见的心理疾病
    • 9.6 大学的危机干预与识别
    • 9.7 校园自杀危机的干预
    • 9.8 自杀预兆的识别与应对
什么是心理学
  • 1
  • 2 章节测验

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感觉、行为、情绪、意识与精神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

所谓心理学的科学方法是基于个体或者群体行为,情绪,语言的观察,通过数据分析,归纳,推理出人的基本心理与意识活动类型,并形成一种通约理论。


先说定义里提到的观察,这样的科学方法可能存在以下的问题:

第一,观察者的观察是否会受到研究前提与先占假设的影响。

若基于假设的基础上,则在静态的背景上推论,但是世界却不是静态的

也就是说你看到什么?你的观察工具是否可靠?

当信息量过于丰富与复杂时,一切归纳与推理是对的么?


                                

观察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

人类的观察具有很大的主体性,把主体感转译为客观实在,会冒巨大的失真风险。 

举个例子你就很好地理解这句话了:

例子一:转译过程中,你看到的,得到结论时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处理了信息,所以得到一定不是全部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很大

例子二:当两条线段足够短,目测时人眼无法识别。

所以人都是有局限的,受局限影响,得出的观察结果并不客观

因此,任何孤立的心理实验,或有限的人类行为观察,正如这两条线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


            

再说定义里的通约,我举例子 你就明白了:

中国人学狗叫“汪汪”,美国人学狗叫“嗷嗷”。汪汪与嗷嗷正是不同观察下的通约认知模式。

人类的知识需要语言去表达,语言必须建立在通约模式下,不然彼此就难以理解。

通约达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如果没有通约,正如拔错了电话,根本就没有沟通的基础,更谈不上理解了,遗憾的是通约需要省略巨大的差异信息。举个例子,当我们说一片叶子是绿色时,真实世界的绿色有几千种,我们只能用一个粗略的绿色概括所有绿色,所以这里面为了达成交流,而省略了差异,省略了巨大的差异信息。


无论在古代,现代,未来,无论是心理实验或者测量,群体调查还是个体访谈都旨在理解人类的意识与无意识,行为与动机,感觉与知觉,正如前面所述,理解的事实不等于事实本身。(转移通约)从个体或群体行为分析中引申出普遍的意义是心理通常做法,其实,这非常不可靠,因为,任何现象都内含 巨大的多样性解释,普遍性意义很大可能受制于观察者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