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 1.1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一)
    • 1.2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二)
    • 1.3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三)
    • 1.4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四)
    • 1.5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五)
    • 1.6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六)
    • 1.7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七)
  • 2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 2.1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一)
    • 2.2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二)
    • 2.3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三)
    • 2.4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四)
    • 2.5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五)
  • 3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 3.1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一)
    • 3.2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二)
    • 3.3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三)
    • 3.4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四)
    • 3.5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五)
    • 3.6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六)
  • 4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 4.1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一)
    • 4.2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二)
    • 4.3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三)
    • 4.4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四)
    • 4.5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五)
    • 4.6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六)
    • 4.7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七)
    • 4.8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八)
    • 4.9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九)
    • 4.10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十)
  • 5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 5.1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一)
    • 5.2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二)
    • 5.3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三)
    • 5.4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四)
    • 5.5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五)
    • 5.6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六)
  • 6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 6.1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一)
    • 6.2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二)
    • 6.3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三)
    • 6.4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四)
    • 6.5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五)
    • 6.6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六)
  • 7 树立法制观念 维护法律权威
    • 7.1 树立法制观念 维护法律权威(一)
    • 7.2 树立法制观念 维护法律权威(二)
    • 7.3 树立法制观念 维护法律权威(三)
    • 7.4 树立法制观念 维护法律权威(四)
    • 7.5 树立法制观念 维护法律权威(五)
    • 7.6 树立法制观念 维护法律权威(六)
  • 8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 8.1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一)
    • 8.2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二)
    • 8.3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三)
    • 8.4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四)
    • 8.5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五)
    • 8.6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六)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二)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

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意大利因佩里亚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少年时于都灵就学,十五岁加入摩德纳军事学院,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亚米契斯的著名作品有《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情感丰富且文笔优美。全书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十个月日记;他的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十则小故事,其中《少年笔耕》(《小抄写员》)、《寻母三千里》 等篇目尤为知名。

埃迪蒙多·德·亚米契斯,1846年10月31日生于意大利的一个小镇,自幼酷爱学习和写作,是一位多产作家,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青年时代,他立志从军,力争取祖国的独立、自由和民主而战斗,曾参加一八六六年解放意大利的战斗。后来,他担任军事刊物《战斗的意大利》的特派记者。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本书讲述了无数个发生在学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它告诉我们的小读者: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教孩子学会为人处世,学会爱,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

《爱的教育》最早发表于1886年,自此以后一直畅销不衰。目前已有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多次被改编为动画片、电影和连环画,成为一部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名著。

《爱的教育》一书是以一个意大利四年级的小学生的日记形式为主的小说,共一百篇文章,记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在三年级这一学年里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其间还包括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过一个个平常而又饱含人性美的生活事件,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人世间各种伟大的爱:对老师的爱、对父母的爱、对子女的爱、对同学的爱、对祖国的爱;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读者心中。

中国古青铜器


青铜器主要指我国自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用铜、锡经烧制、锻造后所形成的各种器物。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奴隶主把青铜器作为宴享和放在宗庙里祭祀祖先的礼器。青铜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它作为一种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一种记事耀功的礼器而流传于世,并非使用品,也不可在市面上进行买卖。

中国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古代中国的四种发明,一般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雕版印刷术。中国古代的4大发明有3项与道教关联密切。火药是中国道人炼丹时的“附产品”,印刷术源自南北朝时期道家的雕版印刷,而中国最早的指南针理论则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