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 1.1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一)
    • 1.2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二)
    • 1.3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三)
    • 1.4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四)
    • 1.5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五)
    • 1.6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六)
    • 1.7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七)
  • 2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 2.1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一)
    • 2.2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二)
    • 2.3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三)
    • 2.4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四)
    • 2.5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五)
  • 3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 3.1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一)
    • 3.2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二)
    • 3.3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三)
    • 3.4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四)
    • 3.5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五)
    • 3.6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六)
  • 4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 4.1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一)
    • 4.2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二)
    • 4.3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三)
    • 4.4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四)
    • 4.5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五)
    • 4.6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六)
    • 4.7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七)
    • 4.8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八)
    • 4.9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九)
    • 4.10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十)
  • 5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 5.1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一)
    • 5.2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二)
    • 5.3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三)
    • 5.4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四)
    • 5.5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五)
    • 5.6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六)
  • 6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 6.1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一)
    • 6.2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二)
    • 6.3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三)
    • 6.4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四)
    • 6.5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五)
    • 6.6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六)
  • 7 树立法制观念 维护法律权威
    • 7.1 树立法制观念 维护法律权威(一)
    • 7.2 树立法制观念 维护法律权威(二)
    • 7.3 树立法制观念 维护法律权威(三)
    • 7.4 树立法制观念 维护法律权威(四)
    • 7.5 树立法制观念 维护法律权威(五)
    • 7.6 树立法制观念 维护法律权威(六)
  • 8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 8.1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一)
    • 8.2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二)
    • 8.3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三)
    • 8.4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四)
    • 8.5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五)
    • 8.6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六)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五)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

1、用社会理想指导,规范个人理想,让个人理想融合在社会理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奋斗中,实现个人理想。

2、一旦两者有了矛盾,个人理想要服从社会理想,决不能颠倒两者的关系。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是辨证统一和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实现的条件,违背社会理想的个人理想很难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吴奇修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另一方面,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包含着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社会理想的实现要靠社会成员个体的努力奋斗。在人们社会实践的历史上,国富民强,国破家亡的经验和教训都说明了这一点。

个人理想

个人理想在人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为人指明奋斗目标方向。树立一个好的理想对学习、工作、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首先,有远大理想的人看问题不会狭隘,他会站在比较高的角度看问题,仔细分析问题,以及做出决策的后果估计和对自我发展的作用。其次,一个个人理想明确的人对目标会很明确,遇到困难会想办法解决问题,思想迷茫时可以参照理想检查自己的想法,重新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最后,个人理想的确立也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能够为理想奋斗,用理想控制自己的各种想法,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是个人理想确立的重要作用。

个人理想固然重要但社会理想更重要。社会理想指导的是社会发展的道路,它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最高的奋斗目标,从而指引社会向前发展。只有有了良好的社会理想,整个社会才能有新的发展。不同时期社会的社会理想不同,带来的结果也不同。但是都有一点它决定了社会的走向。而我们个人则必须服从社会理想。因为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没有社会就没有个体。也许不是每个人都有非常崇高的理想,但是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崇高的理想,他将是不长久的。例如奴隶社会,人们都追求自由,而奴隶主剥削奴隶的自由,这个理想的不统一造成了奴隶社会的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奴隶社会瓦解。所以只有社会有了远大崇高正确的理想,整个社会才能稳定,才会繁荣昌盛,加速发展。

社会理想

社会理想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是全体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当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发生冲突时,应顾全大局。

从哲学境界的视域与维度出发理解“社会理想”,至少包括如下几层含义:首先,“社会理想”是哲学境界内蕴着的价值目标,对这一价值目标的“意义”表达是“社会理想”的实质所在。“意义”的确立是一种超价值的命题,它是价值的,又是超价值的。其次,“社会理想”不是对“事实”的关注,而是对“事实”的超越,它以隐含的、非现存的形式体现出来,因此是以不在场的“背景”为存在的前提条件。再次,“社会理想”是评价“现实”、导引“现实”的标准,一方面它是指对现存状况的“否定”,另一方面它又是对“可能”状况的“确立”。

哲学境界层面上的“社会理想”,是建立在对人的本性的哲学反思基础上的。人的双重性规定表明,人的理想性要求根源于人的实践本性的“矛盾”之中。人在不断地分化着世界,又在分化世界的过程中将自身与人的生活加以分化。这是由于,人总是要根据自身的本质、生活目的、人性的完善要求,确立人的未来发展的途径即“理想”。“理想”在这个意义上说,既是人活动的目的,又是人活动的前提。因此,哲学境界本身就确证或体现了人的“理想”性规定。哲学境界是人在实践活动基础上所确立的目标,这就表现了哲学境界的内在本质,即总要在面对“现存”的非理想的现实的同时,进而提炼出超越“现实”的“理想”;在“应当”的层面上将时代精神的“社会理想”以“抽象的”、“纯粹的”形式概括出来。将哲学境界视域中的“社会理想”看作是“理想”的,并不意味着哲学境界的理想是黑格尔所谓的客观精神的表现。理想不是栖息在人的世界之外的抽象精神,现实也不是抽象精神的演化物。将哲学境界看作理想的,也并不意味着哲学境界的理想是完全的主观性表现。哲学境界所体现的理想精神既追求着超越现实,又包含着个性丰富性的类本性规定,它是在人与对象的相互关系,在人的主体间性的相互关系的现实中加以体现的。将哲学境界看作理想的,还意味着哲学境界的理想精神包含着人的本性全面本质对象化的整体需要,这一理想的价值指向不是局部的、片断的、某一层次的,而是对人性全面发展的总体而言的。

从哲学境界的视域角度出发,“社会理想”是同人的“生成”、“完善”的历史过程相一致的。“理想”总是体现为人在特定阶段的生成,它总是赋予内容的,而不是空洞的。如果将理想看作某种缺少规定的东西,那么“它要追求的那种较美好、较完美的东西是一种完全未予规定的东西”。对理想赋予规定,就是使理想具有现实的而又超越“现存”的内容。理想永远是人的理想,既不归结为彼岸世界的天国精神,也不是个体自我的主观心理流动,这就必须具有对人的“生成”表达的现实的历史内容。这种表达不是顺从的“表达”,而是创造性的“表达”,是对人的“生成”的积极表达。哲学境界就是理想人格的境界,它体现了“人格”的真实性生活的意义,从而集聚了真、善、美的理想。人通过自我意识,反思自身的生活,反省自身的人生,理解自身存在的意义。人通过确立理想的人格境界,使反思、反省、理解成为可能。这种对人自身生活的追问式反思,构成了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哲学境界确定的根据和哲学的“真实”的终极意义。从这种意义上说,哲学境界的“真实”是构建理想人格的前提,是赋予生活意义的重要条件。哲学境界的理想提供的是反应完整人的本性的理想人格,哲学的“真实”主要是从理想层面上确立理想人格的“真实”。

参考书籍